【金陵楼市】楼市 - 资讯 - 生活
1、今天主城又有3盘遭抢,其中两盘单价不破三竟低于江北;
2、穆迪:现有调控不会导致明年楼市下滑;
3、南站打造6000平方米旅游集散中心 明年五一前或投用;
4、扬子江隧道夜间可通行 南北线单双号交替开通;
5、香港楼市回暖 内地客加快入市。
11月3日天气预报:
晴,气温9-19℃
微风
1、今天主城又有3盘遭抢,其中两盘单价不破三竟低于江北
今天上午,仁恒江湾城加推214套新房源,这次开盘是仁恒江湾城的“收官之作”。
据开发商的消息:共有920组客户客户参与认筹。
仁恒江湾城开盘前,其“壕”气冲天已让南京城震撼,认筹金100万,首付8成,也就是首付至少700万起步,选房现场堪比豪车展。
据悉,截至11月2日中午12:30,仁恒江湾天成214套房源全部售出。
除了顶级富豪云集的河西之外
今天鼓楼滨江的中冶盛世滨江也在晚6点开盘,共加推160套房源,均价27986元/平米;
此次开盘现场出现了南京公证处、房管局等职能部门的现场监督,对整个流程进行全程监控,采用乒乓球公开摇号开盘。
截止晚上8点半左右,此次加推的160套房源全部售罄。
南站新盘中交锦致今晚在保利大剧院首开4、5号楼,共计176套房源,销许均价29503.91元。
据开发商消息:此次中交锦致首开176套房源,最终售出169套,去化率达到9.6成。
短评:好房还是不愁卖啊!
2、穆迪:现有调控不会导致明年楼市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表示,中国房地产业展望稳定,今年至今落实的监管调控措施不会导致未来6-12个月销售额大幅下降。
“用于确定中国房地产业展望的3个指标(全国销售额增长率、库存水平和市场流动性)在未来6-12个月将保持在稳定展望范围之内。”
穆迪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曾启贤11月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调控措施其实比较温和。
穆迪指出,今年调控措施的严厉程度并不及造成2011年和2014年行业下滑时的措施,而政府将继续在控制房价涨幅的意愿与维持稳定的房地产业来支持经济增长的目标之间取得平衡。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尤其关键。
统计局数据表示,今年前9个月房地产行业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贡献为8%,一些金融机构的测算则给出了高得多的结果。
2011年,针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被全面收紧,而目前的调控措施主要还是在拿地方面,以及对影子信贷加强控制,这被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比较温和。
短评:求稳,暴涨固然不是稳定,下滑更不是……
3、南站打造6000平方米旅游集散中心 明年五一前或投用
【现代快报】:“长途东站作为旅游集散中心,主要承接‘出去的’南京游客,而南京南站主要为‘进来的’外地游客服务。”
南京市旅游委主任金卫东代表介绍,南站的旅游集散中心将设在南站南广场的东南角,分上下两层,面积达6000平方米,停车场约能容纳60—70辆车。
“如果进展顺利,希望明年五一之前可以投入使用。届时,它将主要负责承接通过飞机、高铁等方式来南京的外地游客。”
此外,金卫东还透露,年底前南京将开通7条观光巴士,把长途东站、南京南站,以及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雨花台等主要景点串联起来。
游客只要买一张通票,就可以在有效期内不限次地乘坐观光巴士,随上随下,十分方便。
“通票分一日票和两日票,这七条线路就像地铁线路一样,交会的站点相当于换乘点。”
短评:交通枢纽结合旅游资源,强强联合则更强。
5、扬子江隧道夜间可通行 南北线单双号交替开通
【现代快报】:大桥“闭关”已经两个工作日了,经过了两天的磨合期,过江客流、车流呈总体趋势平稳,但新的道路堵点、客流高峰已经明显形成。
交通部门建议广大市民提前或者错峰,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此外,有市民反映自己晚上开车过江时,发现两个隧道都封闭了,最后只好选择长江三桥过江。
对此,交管部门提醒,长江隧道夜间封闭养护,扬子江隧道南北线分单双号交替养护,因此夜间可以从扬子江隧道过江。
短评:对于过江的市民来讲,这是一个好消息!
5、香港楼市回暖 内地客加快入市
【证券时报】:此前一直处于低迷的香港楼市近期悄然升温。
2016年伊始,许多关于香港楼市的“坏消息”传来,市场对于香港楼市的表现并不看好,但香港楼市却开始发生“逆转”。
美联物业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香港市场共售出超过7000个新盘单位。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一手住宅施工量累计高达19100宗,创近16年来的新高。
从去年8月开始香港楼市就开始出现向下的趋势,到今年3月建筑面积的平均呎价已从去年8月的8740港元跌至7665港元。
不过,今年9月香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平均呎价已经回升到8249港元。
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第三季度香港新盘销售行情畅旺,由于香港政府持续积极推地,相信未来楼市供应数字还将进一步攀升。
市场认为,内地资金一直是支撑香港楼市的重要因素。
有分析人士表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以及希望在海外实现财富多样化,都在驱动一些内地买家对香港楼市的需求。
早在今年第二季度,内地人购房所占比率已见回升,所占金额比率更创15个季度新高。
不过,投行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称,目前支撑香港楼市的几大原因,其中之一是内地买家加快进入香港楼市,但还包括香港实质按揭利率下降、一手楼交投超过二手楼市场,同时香港楼市政策风险有限。
短评:中国人的购买力着实惊人,买哪哪房价涨
每日寄语:
如有房地产问题,欢迎骚扰小编,小编微信:437518689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